|
那些受傷不敢說的孩子,最讓人心酸!來源:本文章來源于網絡,著作權屬該作者,如有侵權,請及時通知我們,將立即刪除。作者:北京心家園瀏覽數:585次
01 孩子遇到危險或者受傷后不敢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? 年初的一則新聞,特別讓人觸動。 杭州的一個13歲小女孩,凌晨時分發現自己的房間冒煙了,卻因為害怕家長批評,第一時間不是選擇叫父母,也不是報警,而是關上房門,換到客廳繼續睡覺。 幸虧父母聞到了異味,發現及時,才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 就連5歲的小孩子都知道失火了,要第一時間報警,而這個女孩13歲了,第一反應竟然是想著去掩蓋事實,不敢告訴家長。 同樣是因為不敢說,下面這個小男孩可就沒這么幸運了。 河南一個9歲的男孩小楠,曾經被小狗抓傷過,因為害怕家長的責備,所以并沒有告訴家長。 過了大半年,他又和家里的小狗玩耍,這次小狗舔了舔它的右手食指,不巧的是,食指上正好有個傷口,這一次,他同樣害怕家人責備,沒有告訴家人。 沒想到,40天后,小楠被確診為狂犬病,雖經極力搶救,也回天乏術,最終導致了死亡。 我們都知道,狂犬病發作后的死亡率是100%! 被狗咬傷、抓破或舔舐開放性傷口,唯一預防狂犬病的手段就是注射狂犬病疫苗。 如果小楠在第一次被狗咬后,就告訴了家長,家長及時帶他去注射疫苗,他一定會知道被狗咬的危害:原來被狗抓咬,并不是一個傷口的問題,而是會危及到生命。 結果,因為害怕家長的責備,受傷了不敢說,導致了他錯失挽救自己的機會。 可是,這能怪他嗎? 他畢竟只是個孩子,在安全知識方面,他知道的太少! 他也只是個孩子,面對家長的責罰,他寧愿選擇隱瞞和沉默。 心理學說,人類最負面的情緒既不是憤怒,也不是悲痛,而是羞恥感。 我們絕大部分的負面情緒,都可以通過表達、大哭、運動發泄等方式得到釋放。但羞恥感,是一種最不容易被我們承認和釋放的隱秘情感。在感到羞恥時,我們不僅不會選擇發泄,反而會盡量隱藏,不希望被他人覺察。 也許,上面兩個案例中的小孩,都會有這樣的想法: 房間失火了=犯錯=羞恥 被狗咬了=犯錯=羞恥 一旦我們犯錯了,父母們就會不開心,我們就再也不是他們心中的那個“完美”的孩子。 父母們不開心,甚至惡語相加的時候,孩子會害怕;而孩子做錯了事情,自己的內心也會感到內疚和羞恥。 當這種害怕和羞恥的感覺交織在一起后,得到的結果就是: 我們會想盡辦法把這種情感隱藏起來,更會把引發這種感覺的事件隱藏起來。 這還僅僅因為羞恥感,不包括可能得到家長的語言攻擊和肉體傷害,簡言之,挨打! 于是,不愿意說,或者干脆不說,就成孩子們受到傷害后應對家長的“法寶”。 因為,比起這些小傷口、小疼痛來說,孩子們可能更害怕的是家長們的憤怒和責備吧! 畢竟,外傷總有愈合的一天, 但心傷永遠無法修復,那道疤痕會跟隨自己一輩子。 02 綜藝節目《我家那閨女》里,焦俊艷和爸爸這樣說道:“痛苦只要說給你聽,我會得到雙倍痛苦。” 爸爸則主動反思道:“是不是我(溝通)的方法不對?” 焦俊艷無奈地笑了。 對她的這種感受,我很感同身受。 記得小時候因為玩火把手指頭燙了一個大泡,被小伙伴蹭了一下還弄破了,真的疼啊!我哭著跑回家告訴媽媽,沒想到媽媽一看到我的傷,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。 我至今都記得媽媽的眼神,責備、嫌棄,還有些不耐煩。 她一邊給我涂著藥,一邊大聲斥責說:“你是個女孩子,怎么一天到晚不讓人省心?我下班回來飯都還沒顧上做,就要給你收拾爛攤子!先就這樣涂點藥吧,等會兒你爸回來看他怎么收拾你!” 那天晚上直到我爸下班回來之前,我都一直過得膽顫心驚,一面忍著手上的疼痛,一面又擔心爸爸回來后會如何“收拾”自己,當時的心情我現在都忘不了。 雖然爸爸回來并沒有說我什么,但我依然強忍著痛跟他擺擺手說:“一點也不疼,真的!” 為什么小孩子受傷了,卻不愿意讓父母知道? 是真的不疼嗎? 知乎上有個網友這樣說:大概是因為怕家長的責罰吧。 “很多父母都是這樣,自己孩子受傷后第一反應不是安慰和關心,是邊罵邊打邊心疼。” 所以,從我那次燙傷手以后,我再有什么頭疼腦熱,小傷、小痛之類的,我絕不再告訴他們,如果被他們發現了,我也會假裝堅強地跟他們說:“不疼,一點都不難受的!” 我一直以為我是個比較有毅力,堅強并且能忍耐的人。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,不是我們不知道疼,而是我們不敢說疼啊! 我們總說,愛之深,責之切。 在面對孩子受傷的時候,沒有父母不心疼,但是有更多父母,用錯了表達方式:
其實,這是父母們不愿意正確面對自己的“失責”。 為了轉移這種愧疚感,從而會選擇責備、咒罵或者打罵的方式,把責任轉移到孩子身上,從而減輕自己內心的愧疚感。 心理學分析:當一個人因為另一個人產生類似悲傷、愧疚等負面情緒的時候,隨之而來的就是憤怒。 家長在這種情緒的牽引下,就會表現得粗暴、不耐煩,認為孩子給他們添了麻煩。 孩子受傷了,第一時間沒有得到父母的安慰,反而得到的是不理解和責罵,這種雙倍的痛苦轉嫁到孩子身上,只會讓他變得越來越沉默而已。 別再用我們因愧疚而憤怒的情緒將孩子一步一步推離我們, 否則壓垮他們的可能是一座又一座恐懼和逃避的大山。 03 尹建莉曾說過:“孩子寧可承受拖延的痛苦,也不告訴家長,這其實是個信號,說明家長和孩子的相處出了問題。” 知乎上的一個網友(蘿卜絲姑娘)留言讓人心疼:
這個問題在于,父母們和孩子之間沒有溝通,甚至是做了無效的溝通。 有時溝通了,反而比不溝通更麻煩,那么,孩子就會選擇關閉心門,再也不會對父母坦誠。 那么,做父母的,到底應該如何做,才能跟孩子有很好的溝通呢? 1、學會耐心地傾聽 黃磊曾說過:“作為家長,最怕的不是孩子在外面做了什么,而是你不知道他在外面做了什么。他做了什么不重要,他會不會把這事情告訴你,這才是最重要的!” 曾經有一個少年犯,說過這樣一個故事:
《正面管教》一書中說到:父母不愿意傾聽、理解孩子的話,最終可能會喪失傾聽的機會,到最后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父母說。 人在內心深處,都有一種渴望別人尊重的愿望。 孩子也是一樣。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犯錯后,給他們表達、解釋的機會,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,可能結果會不一樣吧! 2、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 網上一項名為“父母做出哪些最讓你不能忍受的行為”調查排名前三的分別是: 父母的貶低、打擊和嘲諷,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最大。 宋丹丹曾在一期節目中公開嘲諷自己的兒子巴圖“我生了一個廢物”,遭到了全網的抨擊,不少網友想起自己小時候被父母各種惡語相向、語言暴力的經歷。 看著巴圖有些尷尬的表情,真的有些同情他。 大多數中國父母就是這樣,明明是愛孩子的,卻總是嘴上不饒人,對自己的孩子各種貶低和嘲諷。他們不知道,原本最值得孩子依賴的父母,卻在言語上對孩子的傷害最深。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,家長的言行舉止會給孩子留下最直觀的印記。 就像尹建莉老師說的那樣: 經常被苛責的孩子,學會了苛責; 經常被打罵的孩子,學會了仇恨; 經常被批評的孩子,開始變得自卑; 經常被限制的孩子,變得越來越刻板固執…… 3、學會無條件地接納孩子,有規則地接納孩子的行為 我們說的無條件地接納孩子,是指“接納孩子的情緒”,允許孩子有情緒,允許孩子表達情緒,允許他們在遇到傷害時主動說出來。 不因孩子的一點“失誤”就隨意給孩子貼不好的標簽,不在沒有經過溝通的情況下就去批評和指責他們。 而有規則地接納孩子的行為,是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,對事不對人。 幼小的孩子,他們的年齡限制了他們對危險的認知。 他們會經歷譬如“跌倒受傷”“貓抓狗咬”的“被傷害”,也會犯一些他們也無法預知后果的錯事,但是,這些統統都不是他們能掌控得了的。 我們要在孩子犯錯時,針對他們錯誤的行為進行指正,而不是去用辱罵、責備的言語進行人身的攻擊。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是完美的、不會犯錯的。 我們家長只有給予信任,再正確地接納,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尊重。 對于孩子而言,他們沒有過多復雜的情緒,他們對“父母愛與不愛他們”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來自于父母的一言一行。 歡迎加入心家園大講堂 共同分享心靈的體驗 歡迎加入北京心家園微信公眾平臺 |